春节刚过,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苏里格气田井场钻机轰鸣,中国石油长城钻探苏里格分公司新年第一口天然气井开钻,公司全年104口井、8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拉开序幕。
2022年,我国油气行业围绕老油田硬稳产、新油田快突破、海域快上产,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原油产量达2.04亿吨,天然气生产和一大批重点能源项目投资稳步推进,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
迈入2023年,在稳住油气生产的基础上,石油石化行业及相关企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天然气增储上产,加快新能源规模开发,加速炼化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增气、增绿、增“高”,形成新年布局绿色转型新亮点。
天然气增产保供
进入2023年,长庆油田天然气增储上产势头不减,目前共开钻气井22口,日进尺4701米,1月份天然气产量达到48.0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2%。
天然气是清洁低碳能源,在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天然气增储上产成为战略选择。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扩大清洁能源供给,要求继续增产天然气,到202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力争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年产量要提升近20%。
增产空间从哪里来?“深层天然气占总气资源的48%,而探明率仅有20%至28%,深层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认为,深层与超深层油气是未来增储增产的重要领域和主战场,开发海洋油气是中国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的重要依托,非常规油气正在成为中国油气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石化行业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深层和超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2019年中国石油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刷新了8882米的亚洲直井井深纪录。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8000米以上的超深层油气资源将成为未来中国油气生产的主力资源之一。2022年,仅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钻探的8000米超深井就有45口。
今年春节期间,数千名石油职工坚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国石油部署的国内第一口万米深井将在塔里木盆地开钻,为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再添油气增长动力。
此外,页岩气开发也是我国天然气增产重头戏。2022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240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加122%。
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上产主力军、页岩气开发排头兵,西南油气田2022年生产天然气383亿立方米,今年则瞄准天然气产量“跨越400亿立方米,迈上新台阶”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川中古隆起稳步上产工程、川南页岩气规模上产工程、盆地致密气效益建产工程、老区气田上产稳产工程,确保天然气年产量达到425亿立方米。
油田不断进化
今年1月中旬,中国石油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吐哈油田吐鲁番区域12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并网发电,利用油田产能建设、储气库、电气化改造等新增负荷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每年将发电2.23亿千瓦时,可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相当于植树154万棵。
地处“火焰山”的油田变成了外输清洁能源的“电田”,展现了石油行业进军新能源的决心和可行路径。“双碳目标”引领石油石化企业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新能源产业成为绿色增长极,产业布局从点到面向规模化建设迈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这为石油石化企业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增添了新动力。
“油气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优势明显。”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岳小文认为,《纲要》的发布对油气企业加快转型步伐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能推动油气企业发挥天然气资源和产业优势,在沙漠、戈壁、荒漠油区及管道沿线,建立多能互补、就近平衡的新能源大基地,构建“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随着新能源规模建设快速展开,石油企业推动油气与新能源有机融合,油田除了变身“电田”外,也向“热田”“碳田”进化。
1月29日,中国石油首个u型井地热项目第一口井在大庆油田成功完钻,完钻井深2850米。整个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保障49万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年节约燃煤2.78万吨,并逐步向工业用热发展。不只是中国石油,国内大型石油企业均开始了这方面的布局,大力开发地热资源,不仅支持油田生产用热,而且供暖千家万户。
油田变碳田则代表了油田更高的追求。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推进降碳减排的新产业,全球能源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预测,2023年或是ccus发展的“爆发之年”,约1.66亿吨/年的潜在二氧化碳储存能力将在2023年进入开发阶段。我国二氧化碳捕集和综合利用领域在建项目8个,投资合计31.5亿元,全部建成后,二氧化碳捕集和综合利用量可达每年562万吨。
炼化迈向中高端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没有停工,林立的炼塔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翻看今年的工作任务,加工原油1500万吨,而产出品并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汽油柴油,还包含了120万吨乙烯、50万吨航煤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广东石化项目是我国石油企业实现国内炼化业务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实践,反映出我国炼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石油和化学工业在节能减排技术,煤炭清洁利用工艺,废气、废水、废固回收利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创新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技术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要大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绿色低碳石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力争到2030年,建成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需求、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石油化工产品供给体系。
“十四五”以来,石化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项目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供给数量和质量持续提升。据统计,已经开工建设的重点石油化工项目近400项,合计投资超过2万亿元。其中石油化工领域目前在建项目共47个,投资合计11564亿元;化工新材料领域目前在建项目多达233个,投资合计4731亿元。
面向未来,推动炼化行业转型提质,从传统的燃料型向原料型转变,已经成为能源行业和企业的共识。今年1月12日,“三桶油”同时召开年度工作会,中国石油集团明确提出,要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炼化产业布局调整,持续推进“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碳增绿”,同时加快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重镇,炼化产业转型异曲同工,全面加速。石油石化产业正在把执行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炼化产业升级,全面开创新时代中国石油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家药监局2023年1月共批准注册124个医疗器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