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碗面,背后有着大产业。以臊子面、擀面皮等特色美食而闻名的岐山县,把“一碗面”做成了产业链。2022年,岐山县“一碗面”经济产值达到148亿元,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带动就业9.3万人。
上了“链”的岐山臊子面,正在借助电商走向远方。从手工制作到现代化工厂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一碗面”产业也朝着品牌化、规模化、集聚化方向发展。
打通产业发展上下游
12月20日,在陕西龙富绿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内,一粒粒小麦完成华丽转身,经过研磨、筛理、清粉、配粉,变成雪白的面粉。
“这里的面粉生产线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制粉工艺技术。整个生产流程闭环运行、自动化控制。同时,小麦的研磨、筛理、清粉、打麸等环节全程精准化控制,真正实现了‘轻研细磨’。”陕西龙富绿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辉说。
做好面,先强链。“一碗面”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小麦种植、生猪养殖、香醋酿造、销售配送等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
走进岐山天缘醋产业园,浓郁的醋香扑面而来。“2018年开始,我们对醋提质升级,适当降低酸度,以满足外地消费者口味;2019年,我们创新推出臊子面酸汤调味汁,让人们实现‘臊子面自由’。”陕西岐山天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马伟刚说,公司目前年产食醋6万吨,2022年实现产值1.2亿元。
此外,岐山县围绕“一碗面”经济要素构成,相继建成直供原粮基地、万亩花椒产业带、生猪养殖聚集区、直供蔬菜基地、优质水果种植园等产业基地,还培育招引了一批面粉、臊子面、擀面皮等系列产品深加工企业,持续做好“链”文章。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以食品产业园为载体,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打造‘一碗面’经济试验示范基地,通过招大引强,招引龙头企业落地;从建优基地、做好原料供应、健全标准体系、强化宣传力度、建立品牌形象等方面,推动岐山‘一碗面’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岐山县“一碗面”办公室副主任杜卫东说。
串起乡村振兴致富链
在岐山臊子面产业孵化基地,定制设备按臊子配方自助完成炒制、生产线上“薄筋光”的鲜湿面条被有序分装、全自动浓缩汤汁生产线锁住臊子面的“酸辣香”……
“我们的设备一天能生产8万份岐山臊子面,预计年销售额可达1亿元,带动当地150余名劳动力就业。”岐山臊子面产业孵化基地项目负责人权文涛说。
为解决镇村谋划项目难、项目受市场波动影响大、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岐山县实施“一碗面”优质粮全产业链项目,打造集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12月19日,在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食品工业园建设现场,10座大型自动化小麦立式储存镀锌钢板仓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总储存粮食可达4万吨。
“工业园通过打造‘龙头企业 村集体经济 农户’的循环发展模式,建立企业与村集体经济、农户三者之间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企业发展、集体壮大、农户增收、政府放心’的村企联建模式,实现了‘一碗面’激活乡村产业、撬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岐山县凤鸣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建宁说。
该工业园建成后,入驻企业每年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订单收购附近村集体经济的小麦,预计村集体每年可增收300万元,吸纳数百人就近就业,务工人员年增加工资性收入180万元。
这“一碗面”,正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无数人铺就致富之路。
走向远方的“酸辣香”
近年来,岐山臊子面“百城千店”工程如火如荼地推进,西安、延安、兰州等地陆续开设臊子面连锁店;售价在8元至16元不等的臊子面即食产品摆进机场、景区、高铁站等场所的货架;各式各样的美味臊子面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
“我们实现了以工业化手段还原原产地标准,做面、调汤、制臊子、切底菜等环节实现机械化、流水线生产。”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负责人净宁波说,“下一步,我们将实现岐山臊子面的标准化经营、园区化带动、区域化布局、品牌化营销、产业化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国家级示范基地。”
在推进“一碗面”工业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岐山县还围绕线上线下布局销售网络,加快建设“一碗面”电商产业园,建成县级服务中心。目前,岐山县县域电商发展指数综合排名跻身全省前十。
岐山县蔡家坡镇零胡村连续四年入围中国“淘宝村”。
12月21日,该村电商基地门口停放着一辆面包车,一名快递员正忙着搬运臊子面即食产品。他告诉记者,每天要来拉五六趟货。
“岐山县将进一步深入落实‘三个年’活动部署要求,围绕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坚持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两轮驱动、三产融合’的思路,建好优质原料基地,做强食品产业园主平台,实施‘百城千店’工程,建立线上线下联动销售网络,加快省级‘一碗面’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切实将更多群众嵌入产业链条,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富民增收新引擎。”岐山县委书记杨鹏程说。
编辑:徐晗
相关热词搜索: